來源:英國學子教育 www.suuk.org
2013/2/13 發表於4482天前 留學新聞 781
一項調查顯示,評比世界各國教育水平的國際排名可信度不高,和實際情況“相差甚遠”。
英國歷屆政府不論黨派,經常以英國在各項全球教育排名名次靠前作為自己教育政績的成果,如果英國排名落後,就被指為是前任政府的失策,和自己的施政毫無關系。
但是英國教育慈善機構薩頓信托(Sutton Trust)警告說,政府官員不要拿全球教育排名當一回事。報告說,各項國際教育排名所用數據不同,納入排名的國家也不一樣,不具有任何代表性。
“忽上忽下”
最近一次的經合組織(OECD)所做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將英國學生的閱讀能力排在65個國家裏的23名,數學27名,科學16名。
但 是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國際教育成果評估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的評比,將英國學生的閱讀能力排在45個國家裏的11名,數學和科學的排名也大致類似。
經濟學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排名將英國排在40個國家裏的第6名。
“相差甚遠”
薩頓信托委托進行的調查發現,一些國際教育排名故意不計算那些表現超前英國的國家,另外一些排名所用的評比數據並不受到廣泛使用,例如大學的畢業率。
由於使用數據不同的關系,一些微小不具任何意義的原始數據,經常會影響一個國家最後在排行榜上的排名結果。
薩頓信托主席彼得·蘭博爾(Peter Lampl)說,“全國教育排名在英國和其他發達國家越來越成為政治爭論的工具,但是排行榜與實際情況差距甚遠,因此一個國家的排名總是忽上忽下。”
但是如果將各項排行榜的變動數據去除,就能大致獲得一個相對比較接近的排名:英國經常被德國、荷蘭、加拿大等國家超前,而東亞國家總是名列前茅,遠遠超過英國。
亞洲模式“不可復制”
英國官員總是說要趕上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等東亞國家的教育表現,但調查報告認為,東亞國家的教育模式對英國來說或許不是最有價值的。
“亞洲學生的卓越表現歸功於他們的勤奮努力的文化,東亞各國的民族性,還有非常特殊的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
“中國孩子到英國接受英國的教育也一樣成功,這表明不是英國教育系統的關系。”
“英國最好還是向教育表現好的歐洲國家取經,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模式。”
上一條留學資訊:英國大學申請人數小幅回升
下一條留學資訊:英國大學申請 貧富學生“此長彼消”
在英國留學申請中,成績固然重要,但招生官同樣看重申請者的綜合素質。除了學術成績,還有許多“加分神器”能讓招生官眼前一亮,爲你的申請增色不少。
2025/5/14 發表於9天前 留學新聞 70
一般情況下遞交英本申請正值A2上學期,彼時學生還未參加A-Level大考,隻能憑藉AS實考及其他日常綜合、模擬成績提交A-Level預估分。
2025/5/8 發表於15天前 留學新聞 108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的重磅髮佈《2023/24學年英國大學入學數據》
這份報告信息量超大,詳細呈現了來自全球各地學生赴英留學的整體情況與趨勢走向,涵蓋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入學人數、生源地分佈、各高校的錄取情況。
2025/4/29 發表於24天前 留學新聞 120
LSE在這些領域的專業聲譽非常好,位於倫敦市中心,緊鄰金融城,學生能非常方便地接觸到行業信息、實習和工作機會。學校經常舉辦行業相關的講座和活動。
2025/4/24 發表於29天前 留學新聞 113
部分學校還提供兼職模式,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選擇延長學製至2年,這樣可以一邊上學一邊工作,非常適合那些已經進入職場的學生,或者是想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的學生。
2025/4/18 發表於35天前 留學新聞 134
明確目標:清晰地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職業規劃,例如 “我立誌成爲一名投行分析師,因此需要選擇金融專業實力強勁的高校”。
2025/4/14 發表於39天前 留學新聞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