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英國偉來留學 Way Line UK
2017/4/20 發表於2955天前 留學新聞 376
1、Cheques and bankers draft,即支票和彙票
實際上,支票和彙票是兩種很相似的付款工具,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國內,個人是不能開支票的,因此,學生想用國內銀行賬戶的錢通過這種方式交學費,只能選擇開彙票。開彙票時,務必要看清楚學校的付款指引,把收款人名稱和金額寫正確,幣種必須是offer上或invoice上學費所標明的幣種。如果寫錯了收款人名稱或幣種,開出來的彙票就會無效,學校就收不到錢了。彙票開好後,用鉛筆在彙票的背面寫上學生本人的姓名、Student ID、就讀的課程等信息,郵寄到彙款指引上給出的地址或學生本人親自把彙票帶去學校。
2、Credit card/debit card,即信用卡或借記卡
這種繳費方式是最快速的。此處所提及的信用卡或借記卡,一般來說只支持帶有Visa和MasterCard標志的卡,有的學校還支持American Express, Maestro card,JCB等卡。如果學生使用這種方法交學費,可以選擇online payment或者學生本人把卡帶到學校的繳費中心進行刷卡,online payment可通過學校的支付平台輸入信用卡或借記卡卡號、付款人信息等進行支付;如果學生本人把卡帶到學校的繳費中心進行刷卡的話,學校的工作人員會拿pos機幫學生刷卡,學費就會從學生的卡裏扣除。
如使用這種方式交學費,儲蓄卡裏的余額或信用卡的額度必須大于等于需交學費的金額,否則繳費就會不成功。因此建議學生在國內辦理信用卡之前向銀行咨詢清楚。
3、Western Union - Payment by International Bank Transfer,即西聯彙款
西聯彙款是國際彙款公司(Western Union)的簡稱,是世界上領先的特快彙款公司,迄今已有150年的曆史,它擁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電子彙兌金融網絡,代理網點遍布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吉林銀行、哈爾濱銀行、福建海峽銀行、煙台銀行、龍江銀行、溫州銀行、徽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是西聯彙款中國合作夥伴。
使用西聯進行外幣彙款的好處是學生不需要承擔銀行手續費,而且彙率也相對比較穩定和合理。提供這種繳費方式的學校並不多,如果學校能給學生提供這種選擇,則會提供詳細的操作指南給學生,學生只需根據指南進行操作即可。
4、Bank transfer,即銀行彙款
如果學校提供此繳費方式,則會提供學校的銀行賬號信息給學生,學生帶著學校的銀行賬號信息到銀行櫃台或通過網上銀行辦理彙款即可。學生彙款的時候需要在彙款附言處寫上自己的學生號和全名以便學校辨別出該筆款項是來自哪位學生。
5、Direct debit instalment plans,即直接借記分期付款計劃
Direct debit instalment plans的意思是學生授權學校定期從學生的銀行賬戶中扣除學費。主課的學費一般可以分2-4期繳交,也可以一次過繳納全額,分期的期數和每期需要繳交的金額都是學校規定的,並且學校會告知學生具體的扣費日期,如果學生設立了direct debit,每當到了扣費日期,學校就會自動從學生的賬戶裏扣費。采用這種繳費方式的前提是學生已經在英國當地的銀行開立了自己的賬戶,而且只能是活期賬戶(current account),不能是定期賬戶(deposit account或者savings account)。學生到英國開戶並在賬戶中存好學費後,聯系學校的財務辦公室或者通過學校的direct debit登記系統設置direct debit instalment plan即可。登記成功後,學校在每次扣費日期前5-10個工作日就會發郵件通知學生,以便學生確認賬戶裏有足夠的金額讓學校扣費。使用這種方法銀行和學校都不會收取學生任何手續費。但是,到了繳費日期當天,如果學生的賬戶余額不足而導致學校嘗試從學生的賬戶中扣費失敗,學校則會把學生視爲過期繳費並收取學生相應的行政費用。
6、Pay over the telephone,即電話繳費
如果學校提供此繳費方式,則學生只需撥打繳費通知上面的電話,根據提示輸入信用卡或借記卡的信息來進行繳費即可。請注意:使用這種方法對繳費者的英語聽力要求較高。
上一條留學資訊:英國26所大學支付學費要求細則
下一條留學資訊:英國留學成本最低的TOP15大學
不管你是想申請大學、辦理籤証,還是計劃海外工作,隻要在兩年內使用都算有效。但要注意,不同學校或機構的認可是有差別的,所以用前一定要提前確認。
2025/3/26 發表於58天前 留學新聞 239
倫敦無疑是英國最大、最着名的城市之一。作爲全球金融、文化、時尚和教育的中心,倫敦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專業人士。倫敦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2025/3/20 發表於64天前 留學新聞 194
作爲QS排名前百的院校中少數不設list的學校,KCL對211和雙非學生的錄取分數要求有所不同,但隻要分數達標,就有機會被錄取。
2025/3/14 發表於70天前 留學新聞 200
根據Natwest調查,劍橋大學生不僅居家學習時間長,在校學習時間也是英國最長的!平均每月87小時在校學習,比英國整體(64小時)多了20多個小時!
2025/3/7 發表於77天前 留學新聞 229
英國本土專業認知與國際排名存在一定差異,特別是在會計、營銷、傳媒等應用學科領域。建議申請者結合自身髮展需求,參考多種評估維度進行院校選擇。
2025/3/3 發表於81天前 留學新聞 219
KCL的曆史底蘊深厚,追溯至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時任英國首相惠靈頓公爵創立,作爲英格蘭第四古老的大學,它見証了英國高等教育數百年的變遷與髮展。
2025/2/25 發表於87天前 留學新聞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