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的人數達60.84萬人,可隨著留學人數的增加,一些騙子開始把視線鎖定在了這些海外學子和他們的家人身上。臨近新年,我們這次特意總結了留學圈常見的那些詐騙手段和案例,希望留學生們能用得上,也更希望你們永遠也用不上。
“高薪招聘:只等有才華的你”“亟需總監一名,錯過這個工作再等十年”
12月初,據外交部領事司透露,澳大利亞維州出現專門針對國際留學生的新型詐騙。騙子打著“高薪招聘”的名義,假冒企業雇主在招聘網站發布虛假招聘信息。
這些虛假招聘以高級職位爲誘餌,給應聘者發送虛假雇傭合同,並通過Skype等即時網絡通訊方式套取應聘者的身份和銀行賬戶信息,最終達到盜取賬戶資金的目的。
很多應聘者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再加上對當地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很多初入職場的國際留學生就成了這一詐騙行爲的主要受害群體。
不僅如此,還有同在澳洲的網友也透露稱自己接到過3次自稱“悉尼領事館”的電話,對方讓自己去領快過期的文件。
另一名悉尼的網友也表示接到過自稱 tax office 的電話,對方聲稱要查他和他家人的賬戶和電話。
其實,留學圈類似的詐騙手段一直層出不窮,有的更可以說是“緊跟時代步伐推陳出新”。
只有了解了這些花樣百出的手段,在遇到類似情況時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自己和家人的損失。
同樣是今年12月初,美國某大學留學生校友群裏出現一條緊急求助:
“急需人民幣!願意用美元高價兌換”
當時看到這條消息的A同學心想:既能撿個便宜又能幫助他人,何樂不爲呢?
于是,雙方很快成功達成了第一筆交易。一段時間後,同樣的求助消息再次出現,而這次的金額比上次更大了。
A同學考慮到此人在這個校友群裏很久了,對方稱自己是同校的中國留學生,再加上上次交易沒有出現什麽纰漏,這次還能再賺一筆。
于是,放下戒心的A同學用支付寶給對方轉去了上萬元人民幣。但沒想到,這次錢剛轉過去,A同學就被對方刪除了好友...
A同學察覺事情不對勁時,對方電話已經關機打不通,學校也查無此人,這個人好像從沒存在過一樣消失了。
無奈之下A同學只能求助警方,希望追回損失。
近一段時間以來,已有多名在的中國留學生遭遇上述“換錢”詐騙陷阱,造成財産損失。
駐芝加哥總領館也曾溫馨提示過廣大留學生要提高警惕,勿貪便宜,謹防上當。
但是,詐騙事件仍然在發生...
去年12月,有一個賬號在論壇上發布帖子稱拿到了 net a porter 的五折,“基本全網都可以用,買包包的最好時機了。”
同時,在該論壇的另一個賬號上,另一位代購也稱“sale區也可以疊加75折、直郵到家、名額有限”。
一通的“宣傳”下面,還附上了代購者的微信號。
但是,有眼尖的人很快發現,這兩個賬號在論壇上的注冊時間前後不超過兩個小時。
不僅如此,兩位代購的彙款賬號和聊天語氣都能奇迹般的一致...
很快,就有不少同學找到了日報,表示她們聯系到了十幾個妹子,分布在東、西海岸各個州,人均被騙金額在300美金到2000美金左右。
除了上文提到的彙款PayPal號一致這點,妹子們表示目前代購提供給她們的所謂的訂單號也並不正確。
隨著更深入的求證,原來nap最近根本沒有全場五折這一活動!
這下終于真相大白:留學生們遭遇了代購詐騙。
事件發生後,被騙的留學生大都選擇了報警,希望能在警方的幫助下挽回損失。
不僅代購中埋伏著詐騙,去年4月,還有一位美國留學生在買暑假機票回家遭遇了“機票詐騙”。
才上大三的Laura就是這場騙局的受害者之一。
去年四月,在查詢暑假回國的機票時,爲了方便國內的父母可以用支付寶裏的人民幣代付款,她在攜程網上看好了一個合適的回國航班。
聽說通過機票代理商可以省錢,剛巧同一個學院的朋友B最近在做機票代理,出于對朋友的信任,她就在B那裏買了優惠機票,比在網站上買便宜了近1000人民幣。
然後她推薦了幾個朋友在B那買了機票。
而B是一名普通的大二留學生。這學期他本想賺點零花錢,通過一名也在美國留學的朋友介紹,他開始做起了機票代售。
他的朋友是他的“上線”,而他們的機票來源,都是微信上一名有特價機票銷售門路的“朋友。”
他聲稱可以買到半價機票。而經過層層手續費,B也能用75折的價格拿到機票。 因爲朋友曾在他這裏訂票,且順利登機回國,所以B覺得這個“朋友”也挺可靠。
于是他也沒想太多,便開始用微信與此人聯系訂票事宜,以賺取其中的差價手續費。
其實在留學生圈子裏,機票代買十分常見。
由于國外國內機票價格有彙率和手續費的差異,並且用國外機票比價網站購買機票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所以剛剛來北美留學的小夥伴們更偏向于通過朋友、認識的人、“有航空公司關系”的人來購買回國的機票。而這也因此孵化了一個灰色的機票代購産業。
B說,他是機票代理鏈上的第四層代理。
而從他的“上線“那裏訂票時程序非常簡單。“我先讓他們在攜程網上看好行程,告訴我想坐哪個航班,然後我去問我的上家這個航班有沒有票,有的話支付寶轉錢給他就好了。”
B覺得是個這是個掙錢的好方法,于是在一個月內,他就幫身邊十幾名朋友訂了金額總價值近20萬的機票。
而最終,B除了機票源頭代理商拒不賠償,他要自行解決20余萬的賠償問題,更要應對從自己這裏訂票的朋友的失望和其他朋友家長的質問和責難。
據B介紹,發現被騙之後,他積極地聯系被騙的朋友們,並且保證在暑假開始回到家之後賠償他們的損失。
而他的“上線”,則用在朋友圈發的一句“我也被騙了,我沒有法律責任也賠不起”輕飄飄地揭過。
他說“我現在背著二十幾萬的債務,這麽做(曝光)其實對我也沒什麽好處,就是給大家提個醒,敲個警鍾吧!”
他同時也解釋道,在發現被騙事實之後,他不斷試圖用微信聯系源頭代理商,無一回複。直到幾天前,他試著在微信上跟那個人說,他也想要正式加入這個組織,多賺點錢。這個一直沈默的神秘機票代售商才重新跟他聊了起來。
通過此次溝通,B驚訝地發現,原來低價機票的背後,根本就不是航空公司的內部關系票,而是一起性質惡劣的信用卡詐騙事件!
也就是說,這個神秘的機票供應商,其實就是個騙子。
在B這條代理線上,有至少四個人參與售票。B說,在與其聊天中他發現,除了最靠近他的第一層代理,其他代理都是通過支付寶的方式轉賬給上一層代理,但是他收錢,則是通過一個假的實名微信的二維碼,把收來的錢立刻通過換彙的形式換成美元轉賬到自己的賬戶裏。
就這樣,大批被騙的留學生父母的或自己的辛苦錢,就無聲無息地又被換成了美元,流入了騙子的腰包裏。
而且這個詐騙犯並不止騙取廣大留學生的機票錢,他還以代交房租、學費,人民幣換美元的名義不知騙了多少留學生及父母的血汗錢。這些證據他都毫無忌憚的炫耀給小徐看,仿佛法律、警察根本拿他沒辦法。
央視主持人路一鳴在英國曾遇到一名遭遇電信詐騙的中國女留學生。幸運的是,路一鳴成功讓女孩認清了對方是騙子,使得女孩避免了財産損失。
據女孩事後接受采訪時介紹,給她打電話的人自稱自己是國際快遞公司的,說女孩名下有一個包裹被上海海關扣留,裏面還有很多違法的東西。
女孩當時就被嚇到了,因爲她完全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後女孩表示“請給我一點時間,我通知我的家人。”然而對方卻慌張表示“你已經沒有時間可以通知家人了”,並讓女孩趕緊聯系上海警方。
通話轉接之後,電話那頭先是響起一陣國歌,隨即出現一名自稱是上海闵行區警方的接線員。
接著,關鍵性的一幕出現了:這名“警察”詢問起了女孩的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余額。女孩如實告知後,“警察”讓女孩不要通知家人,因爲她是“犯罪嫌疑人”,告訴第三方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就這樣,這名“警察”和女孩聊了兩個多小時,期間兩人一直處于僵持狀態。“警察”還讓女孩將自己的護照首頁拍照、手機屏幕截屏發到他的QQ上,讓他看看裏面有沒有什麽容易泄露信息的軟件,並讓女孩卸載相關軟件。
在通話中,“警察”告訴女孩,她有可能會被判十年刑,並且提醒她犯罪團夥成員有可能會對她進行報複,威脅到她的人身安全。
這個時候,恰好在英國度假的央視主持人路一鳴發現了這位女孩,通過女孩的表現判斷,他懷疑女孩遭遇了電信詐騙,並決定出手相助。
但是,女孩在第一時間沒有相信他,還懷疑他是犯罪團夥成員。無奈之下,路一鳴只能讓她上網搜索自己的信息來核實身份。
核實身份後,路一鳴用自己的邏輯分析能力成功說服了女孩,讓女孩明白了電話那頭其實是詐騙分子。
另據現代快報報道,同樣在英國,另一名中國女留學生也遭遇了類似的電信詐騙,險些被騙走20多萬人民幣。
7月26日,一位留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稱,她剛給在英國讀研的女兒彙去3萬英鎊的學費和生活費,沒想到4天後女兒就遭遇了詐騙。
女兒接到一名自稱是中國駐英大使館工作人員電話,對方在電話中表示她已經被限制出入境,原因是她的銀行賬戶涉嫌非法洗錢。如果這個賬戶不是她的,就要向北京公安局國際刑事警察局報告。
爲了取得她的信任,對方還在加了QQ好友後向她出示了證件。
不僅如此,騙子還熱心地幫她查詢了“北京警方”電話。爲了進一步取得女孩的信任,假警察讓她在網上搜索北京公安局的電話,並用同樣的號碼聯系她。
隨後,假警察還發來一張有女孩姓名、照片的署名“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刑事拘留拘捕令和資産凍結管制令。
緊接著,關鍵性的一步出現了:騙子給了她一個銀行賬號,讓她趕緊把銀行卡裏的錢轉移。看到拘捕令的女孩已經完全相信了,並且非常害怕,于是就照做了。
等她緩過神來,才意識到自己遇到了詐騙,並趕緊報了警。所幸,英國警方及時進行了彙款凍結,錢被如數追回。
但她們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後一位女孩的母親聯系了女兒當初申請出國的中介機構,對方表示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隨後,記者也聯系了這位母親彙款的銀行中國銀行邁臯橋支行,但對方沒有給出回複。
像這樣冒充中國大使館或警察的新型詐騙並不是個例,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已于6月6日發出通告,提醒在英華人對于這些通訊詐騙提高警惕。
通告中聲明,中國駐英使領館不會以電話方式通知當事人有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不會要求接電人回撥國內公檢法等有關機構電話號碼進一步聯系,更不會索取銀行賬戶等個人財務信息、要求轉賬或彙款等。
除了上述的兩起冒充使館人員和警察的詐騙,留學圈也還有其他類型的詐騙手段,詐騙分子們正絞盡腦汁地把魔爪伸向中國留學生。
今年6月,一名中國留學生受害者Xiao Chen勇敢的站了出來,講述了自己曾被詐騙團夥騙走50萬澳元的經曆。
Chen在澳洲留學時接到一個電話,電話中有人用普通話告訴她:“你有一個來自DHL國際包裹。”
隨後,她被轉接到一位自稱是中國高級警官的男子身上。該名“警官”告訴她你遇上了大麻煩。她被卷入了一起與一名臭名昭舉的罪犯有關的跨國金融犯罪案,他們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證明這起案件和她有關。
如果她不配合,就會被逮捕,隨後發了一張印有她照片的逮捕令。
隨後,Chen慢慢落入了騙子的“精神控制”之中。對方不僅一次次以各種理由要求她轉賬,還會在她沒錢可轉時教他怎麽向父母要錢。10天時間內,她已經向對方轉去了50澳元。
最終,家人通過真正的警察定位到她的信息,她在成功“解脫”。
今年3月,有學生匿名向媒體爆料稱:美國TOP30大學一位大一新生在Facebook上被裸聊詐騙。
一個名叫Cindy Huang的賬號在Facebook上加了一位男生好友,並不斷向他發信息問候。這位男生一開始沒有特別注意,回到學校宿舍後回複了幾條。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這位Cindy Huang竟發來視頻聊天請求,還想進行phone sex。
雖然男生並沒有在視頻聊天中表現出不雅的行爲,但他的畫面卻被拍下,還被對方用作威脅,要求他700美金“息事甯人”,以保證他的照片不會被傳到網上。
這就是美國俗稱“裸聊詐騙”。
去年10月,3名中國女留學生在溫哥華遭到了“虛擬綁架”。犯罪分子同樣也是假冒使館人員或警方,一邊將留學生騙進酒店,並要求切斷聯系,一邊連蒙帶騙,讓留學生的家人認爲,他們身處海外的孩子被人綁架,要求他們支付巨額贖金。
去年6月,一條“90名留學生代繳學費被騙600萬”的消息曾傳遍了留學圈。當時正值大學交學費的時期,有近90名中國留學生因貪圖優惠通過找人代繳學費,結果學費沒繳成,反倒被騙了共計100萬美金。
2014年8月,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一名“熱心”學姐以幫助新生爲名,以接送機、賣車、租房爲由多次欺詐新生,涉案金額超過一萬美金。
留學圈的騙術當然不止這些,我們能列舉的只是那些受害人願意站出來講述和造成了較大損失和影響的。還有很多大大小小、形式各樣的騙術存在,只是暫時還沒被大家發現和熟知。
不論是已經留學了幾年的“老司機”,還是剛來到校園的新生,我們都希望你們永遠也不會遇上類似的騙局。
在這裏,我們要提醒各位的是:不要輕易相信任何陌生人、不要相信任何自稱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遇事冷靜、第一時間選擇報警和通知家人、遇到可疑的事及時詢問可靠意見,不要聽信別人一面之辭。
上一條留學資訊:英國留學BRP卡丟失怎麽辦?
下一條留學資訊:英國留學如何更快的適應校園生活?